您好! 请登录 注册

专注原竹建筑16年

设计、施工、研发、销售一体化单位


     

全国服务热线

联系电话:400-150-6550

在线客服:13567971985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作者:安吉悦腾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6-24 15:12:09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玻璃和竹子构成的塔,

反射古城生活,

为人们提供非日常体验。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竹建筑“明镜台”装置,坐落于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锦屏县隆里古城外的龙溪北岸。六百年前,为了镇压黔东南地区的起义,一批明王朝的子民以军屯的形式从全国各地迁入,始建隆里城。他们依照南京城规划城镇布局,模仿江浙民居修建徽派家宅,以慰思乡之情。这令隆里形成了迥异于周边苗寨侗寨的形态,被余秋雨称为“汉文化孤岛”。对于游客来说,“孤岛”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但对于隆里人来说,却是每一个个体的真实生存困境。从边疆重镇到普通乡村,从汉人内部通婚到与当地苗侗联姻,隆里这个群体与周边的关系不断分离、融合,过去与现在不断分裂而产生罅隙。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建筑师李豪试图以“明镜台”装置构建出隆里的一个“镜像”,集中表达隆里与周边社会的裂隙与张力,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与眺望的场所,成为区域的地标。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明镜台”装置与古城yaoyao相望,映出了古城的“对面”。隆里在城“里”,“明镜台”在城“外”;隆里极大,容纳千人,“明镜台”极小,仅容一人;隆里是平面的城,“明镜台”是立体的塔;隆里是日常生活,“明镜台”是非日常体验;隆里代表群体,而“明镜台”关注自身。装置通过一座古老的石板桥与古城相连。这座石桥由天然石材随意铺就,每天清晨都有当地人洗菜、洗衣、钓鱼、捕鱼、经由石桥进入稻田耕作,是由人工的古城向半人工的稻田再向自然的山水过渡的空间节点。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竹建筑装置分为两层,上层供人眺望赏景,下层则是休憩与停留的空间。装置由古城与河流形成的两道轴线明确了与基地的关系,南北侧立面由完全不同的材料区分开来。北侧立面采用当地竹材密布,轴线与隆里古城轴线平行;南侧立面采用单透玻璃,轴线与河流平行,因而形成了西宽东窄的夹角;装置入口则面向古老的石桥,将装置与古城联系在了一起。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竹建筑装置的西面窗口取龙溪桥为景——这座桥建于明代的古桥明代与河岸的两条路共同组成了搭弓射箭的图形,被隆里人视为重要的风水意象;东面窗口取景状元桥——这座桥既是对当地文化符号王昌龄的祭奠,更因三个桥洞组成的鱼篓图形,同样被视为重要的风水意象。北面立面的“假窗”在装置中“撕扯”出一道罅隙,由于“假窗”带来的封闭立面错觉,出现在这道罅隙中的人往往令从下方走过的人悚然一惊。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入夜后的装置,呈现出与白日全然不同的景象。建筑体隐藏于黑暗之中,纯粹的三角锥体经由镜面补全,视觉上完全悬浮空中、倒映河中。 “明镜台”完全孤立于环境中,回应了隆里初生的状态——一座河边的孤岛。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竹设计河边之彼境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安吉悦腾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 浙ICP备10017592号

电话:400-150-6550                    客服热线:13567971985

邮箱:26390009@qq.com           总部:浙江省安吉县云鸿大厦1706号

工厂: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汪溪街道竹木市场

             

    关注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悦腾竹文化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0017592号

在线咨询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联系方式
手机
13567971985
扫一扫二维码
二维码
加微信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